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坐落在素有“将军之乡”、“建筑之乡”美誉的才溪镇,位于福建省上杭县西北部,成立于1959年3月,1972年对外开放,是以陈列宣传毛泽东在才溪重要革命实践的专题纪念馆。总占地面积28000多平方米,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光荣亭、列宁台在内的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现代化的新馆建成,占地面积10200㎡,建筑面积9310㎡。新馆陈列展厅面积2796㎡,主要展出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光辉篇章,才溪人民创建中央苏区模范区的光荣历程。
该馆馆藏文物丰富,主要包括毛泽东同志才溪乡调查情况及才溪人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历史和才溪被评为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模范乡等情况相关的珍贵文物、资料、照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该馆现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近百批外国党政代表团来馆参观学习,接待了习近平、贾庆林、贺国强、曾庆红、王兆国、萧克、陈俊生、孙春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2009年12月19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小分队来该馆慰问演出。2010年10月下旬,该馆举办了第五届全国毛泽东纪念馆联谊会暨学术研讨年会。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主要包括才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才溪区工会(又名列宁堂)。
才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坐北朝南,为三栋二横砖木结构悬山式建筑,主座依次有雨坪、下厅、中厅、上厅,并设有厢房,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原为地主宅居。1929年才溪农民暴动成功后将其没收。1930年6月,才溪区苏维埃政府在此办公。当年才溪在民主建政、干部作风、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全苏区第一模范区。这也是主席为什么3次到才溪,并于1933年11月下旬专程到才溪总结推广才溪人民建设革命根据地经验的主要原因。主席第三次到才溪进行社会调查时,在才溪区苏维埃政府召开了区委书记、区苏主席及各部部长会议。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将才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公布为第二批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才溪区工会,原为1920年王氏地主所建宅居。房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悬山式建筑。1929年才溪农民暴动成功后才溪区工会在这里办公。1930年为纪念列宁诞辰60周年,才溪区工会改名为列宁堂。1933年11月下旬,毛主席第三次到才溪进行社会调查,当时毛主席就住在区工会的东厢房。在才溪区工会召开了工人代表、贫农代表和耕田队长等调查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荣亭在上杭县才溪镇下才村老墟坪。1933年春,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为了表彰才溪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业绩,拨出专款建造“光荣亭”,7月竣工。亭正中央陈列着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授予的“我们是第一模范区”的石碑,四周还挂有中央、省苏维埃政府赠送的横匾、奖旗、奖状等物。1934年4月,光荣亭被国民党部队烧毁。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群众强烈要求在原地按原貌重建光荣亭,1955年中共才溪区委向福建省委正式提出请求,很快得到省委的批复同意,下拨专款要求原样复建。中共才溪区委随即给中南海写信,请求毛泽东为光荣亭题字。1956年春,毛泽东主席到广州视察,随行的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局长李质忠是才溪人,他把要回老家看看的想法报告毛主席。毛主席非常高兴地对李质忠说:“你回去告诉才溪区委的同志,来信收到了,你代我向才溪人民问好。才溪人民确实光荣啊!一个区80%的青壮年男子去了前线,上千人为革命流血牺牲。光荣亭一定要重建好,光荣亭三个字我一定题”。说罢,便在工作人员备好的宣纸上写下了“光荣亭”三个刚劲有力、潇洒自如的大字,并叮嘱李质忠带给才溪人民。毛泽东为亭题字的在全国只有两处,另一处是湖南长沙的“爱晚亭”。1985年10月,光荣亭被公布为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